1、引言
鈦合金具有密度低、比強度高、屈強比高、耐腐蝕及高溫力學性能優(yōu)異等特點,在航空、航天、船舶、汽車等行業(yè)的應用越來越多,在關鍵零部件中的材料占比也越來越高[1 - 4]。但由于鈦合金材料本身的性能特點,采用“鍛造、鑄造+ 機械加工”等傳統(tǒng)技術制造復雜鈦合金結構件時,存在制造工藝復雜、加工工序多、生產周期長、材料去除率高和制造成本高等缺點,制約了鈦合金結構件在先進工業(yè)及國防裝備中的應用。
3D 打印激光快速成形技術是以合金粉末為原料,通過激光熔化逐層堆積,由零件數模一步完成高性能大型復雜結構件的成型。成型構件形狀復雜,節(jié)省材料程度高,傳統(tǒng)鑄造和機械加工方法難以企及[5 - 8]。但是,3D打印激光快速成型技術制造的零件表面質量差,與實際應用要求有一定差距。
針對上述問題,本文基于某3D 打印激光成型技術生產的TA15 鈦合金零件毛坯,開展增材制造鈦合金結構件銑削加工技術研究。分別從材料特性、加工刀具、切削參數及加工路徑等方面進行工藝探索,提出3D 打印鈦合金結構件銑削加工的工藝方案,可為后續(xù)3D 打印鈦合金零件的銑削加工提供一定的指導。
2、材料加工特性及3D 打印零件特點
2. 1 材料加工特性
TA15 鈦合金具有良好的組織穩(wěn)定性、韌性、塑性、抗腐蝕性、高比強度等優(yōu)勢,是綜合性能優(yōu)良的航天用材料,但同時也給機械加工帶來困難。該材料的機械加工具有以下特點:
( 1) 化學活性高,親和作用大。鈦合金在高溫下與大氣層中的O、N、H 等發(fā)生化學反應而生成TiO2、TiN、TiH 等硬脆層,切削過程中因塑性變形而產生硬化現(xiàn)象,使刀具極易磨損。而且切屑及被切削表層與刀具材料咬合而產生嚴重的粘刀現(xiàn)象,使刀具產生劇烈的粘結磨損;
( 2) 刀- 屑接觸長度短。鈦合金切屑在空氣中氧和氮的作用下形成硬脆化合物,使切屑成短碎片狀,導致刀- 屑接觸長度變短,切削力和切削熱集中在切削刃附近,易造成刀具崩刃現(xiàn)象;
( 3) 熱傳導率低。鈦合金熱傳導率僅15. 24W/( m·K) ,機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不易散失,切削過程中切削溫度高,刀具磨損嚴重;
( 4) 彈性模量低。鈦合金的彈性模量僅為45鋼的1 /2,在載荷作用下發(fā)生變形后產生較大的回彈,與刀具后刀面摩擦嚴重,刀具磨損嚴重。
2. 2 激光快速成形結構特點
3D 打印成形過程所用鈦合金粉末見圖1,其粒徑為45 ~ 96μm。試驗前,鈦合金粉末置于120℃環(huán)境下烘干處理5h,以抑制粉末堵塞激光噴嘴,提高粉末流動性,保證送粉量均勻、穩(wěn)定,避免對成形質量與精度造成不良影響。最終3D 打印的零件表面見圖2。打印后的零件表面質量較差,無法滿足使用要求。
3、加工工藝
3. 1 加工方案
TA15 鈦合金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因塑性變形導致的殘余應力。針對該問題,采取多次裝夾、逐層加工的方法,將零件加工過程分為粗、半精、精加工,逐步消除材料內應力和機械加工產生的切削殘余應力。根據零件變形情況,工序間按需進行去應力退火處理,以滿足最終的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要求。
根據零件結構特點及機床性能,采用DMU 數控五軸加工中心,其控制系統(tǒng)為海德漢530。機床主要參數見表1。
3. 2 加工參數
( 1) 刀具選擇
由于鈦合金與空氣中氧和氮的親和性強,并且鈦合金加工過程中的銑削溫度較高,因此鈦合金的切屑迅速地從周圍空氣中吸收這些氣體,生成硬脆層,同時,加工過程中也存在加工硬化現(xiàn)象。此外,3D 打印激光快速成型毛坯表面形成硬而脆的不均勻外皮,在粗加工時極易造成崩刃現(xiàn)象。因此,鈦合金粗加工需選用強度高的刀具材料。同時,由于鈦合金材料對刀具材料的化學親和力強,在切削溫度高和單位面積上切削力大的條件下刀具易產生粘結磨損,因此需選用紅硬性好、強度高、與鈦合金材料親和力差的刀具材料。由于鈦合金的切屑為碎片狀,因此,刀具需具有良好刀刃和較大的容屑槽,以避免因排屑而造成刀具劇烈磨損。綜合考慮以上因素,選用YG 類硬質合金刀具,其參數見表2。
( 2) 切削刀具路徑規(guī)劃
根據鈦合金材料彈性模量小和加工易變形的特點,在刀具路徑規(guī)劃中需充分考慮切削過程的穩(wěn)定性,避免切削力突然增大。同時,為保證切出的切屑最薄,應盡量保持刀具在加工過程中為不對稱順銑。
具體刀具路徑規(guī)劃原則如下:
①刀具路徑全部采用不對稱順銑;
②避免切削圓角處刀具與材料大面積接觸而產生加工振動。加工拐角位置時,增加拐角圓弧過渡,以避免大面積接觸,減小加工振動;
③加工深槽和外形時,采用螺旋銑削方式,保證切削過程中的載荷穩(wěn)定;
④面銑削時,采用漸開線式刀具路徑,保證切削過程中的載荷穩(wěn)定;
⑤遵循切出最薄切屑原則,開放區(qū)域采用圓弧進刀方式。
( 3) 切削參數選擇
根據主運動與進給運動方向的相對關系,銑削分為順銑和逆銑。順銑時切屑由厚到薄,逆銑時切屑由薄到厚( 見圖3) 。銑削鈦合金時,宜采用順銑法,因為刀齒切離時的切屑薄,切屑不易粘結在切削刃上,且產生的應力為壓應力,加工硬化小。逆銑時正好相反,切屑容易粘結,當刀齒再次切入時切屑被碰斷,容易造成刀具材料出現(xiàn)剝落崩刃現(xiàn)象。
切削鈦合金時,切削溫度高、刀具耐用度低,而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對切削溫度的影響最大,因此應盡量使切削速度產生的切削溫度接近最優(yōu)范圍。
硬質合金刀具的最優(yōu)切削溫度約為650℃ ~ 750℃。切削鈦合金時一般采用較低的切削速度、較大的切削深度和進給量。鈦合金在切削過程中有加工硬化現(xiàn)象,如果切削深度太小,刀尖會在硬化層中切削,加重刀具磨損,因此采用大切深低轉速的加工方式。一般要求切削深度不小于1mm,線速度在20 ~ 40m/min 之間。精銑切削試驗參數見表3。
3. 3 銑削試驗
根據上述工藝方案,對該3D打印零件進行銑削試驗。加工后的尺寸滿足圖紙要求。不同切削參數下所得表面粗糙度結果見表4。由表可知,其中當切削速度為30m/min、進給量為0. 06mm/r、切削深度為1. 5mm 時,銑削表面質量最好。
4、結語
以某3D打印激光成形鈦合金結構件為研究對象,對加工設備、加工刀具、加工路徑規(guī)劃、切削參數等進行工藝探索,找出合適的加工方案,通過分析確定合理的加工刀具和切削工藝參數。由銑削試驗結果可知,當切削速度為30m/min、進給量為0. 06mm/r,切削深度為1. 5mm 時,3D 打印鈦合金結構件的銑削效果最好。
參考文獻
[1]郭建軍. 鈦的新應用及展望[C].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(yè)協(xié)會鈦鋯鉿分會2009 年年會論文集, 2009.
[2]梁書錦,侯峰起,李英浩,等. 航空緊固件用Ti-45Nb 合金絲材的組織和性能[J]. 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, 2015, 44:2203.
[3]范世平,譚智. TA15 鈦合金銑削力及薄壁結構銑削工藝的試驗研究[J]. 工具技術, 2014, 48( 8) : 69 - 72.
[4]周培培,李金泉,許立福,等. TA15 鈦合金切削振動與表面質量關系研究[J]. 工具技術, 2016, 50( 5) : 21 - 24.
[5]Gremaud M,Wagnière I D,Zryd A, et al. Laser metal forming:processing fundamentals [J]. Surface Engineering,2013, 12( 3) : 251 - 259.
[6]Arcella F,Abbott D,House M. Titanium alloy structures forairframe application by the laser forming process[C]. Boston,American: Structures,Structural Dynamics,and MaterialsConference and Exhibit, 2013: 71 - 73.
[7]李懷學,孫帆,黃柏穎. 金屬零件激光增材制造技術的發(fā)展及應用[J]. 航空制造技術, 2012, 55( 20) : 26 - 31.
[8]鞏水利,鎖紅波,李懷學. 金屬增材制造技術在航空領域的發(fā)展與應用[J]. 航空制造技術, 2013, 56( 13) : 66 - 71.第一作者: 戰(zhàn)祥鑫,碩士,工程師,首都航天機械有限公司,100076 北京市
First Author: Zhan Xiangxin,Master,Engineer,Capital AerospaceMachinery Co. ,Ltd. ,Beijing 100076,China
相關鏈接
- 2022-08-12 熱處理工藝對TA15鈦合金棒材組織和性能的影響
- 2022-08-11 TA15鈦合金鍛件模鍛成形工藝研究
- 2022-08-02 TA15鈦合金棒高溫持久腐蝕行為研究
- 2022-06-17 TA15鈦合金棒材的新型熱連軋生產工藝
- 2022-05-03 差示掃描量熱法測定TA15/TC4鈦合金的相變溫度
- 2022-03-27 航空用TA15鈦合金板棒材深孔鉆削試驗研究
- 2022-03-08 利泰金屬定制標準為ASTMB348 牌號為TC4/Gr5鈦合金葉輪片 φ560*198mm
- 2021-10-30 利泰金屬定制航空用TA15鈦合金葉輪
- 2021-09-09 TA15鈦合金棒材的亮斑缺陷與非脆性偏析
- 2021-08-15 國內外TA15鈦合金板材微觀組織及疲勞性能研究